海德堡之吻
(建於1788年的老橋 (Alte Brucke)橋門像城門一樣的宏偉)
德國海德堡是“浪漫主義”的發源地,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那種溫馨浪漫,而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學生運動的專用名詞。是一個學派的代表。當年駐名的詩人,藝術家及音樂家等都在內卡河 (Neckar River) 畔譜出浪漫情懷,因此海德堡絕對是浪漫主義的天然搖籃。
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,於1386年由選帝侯魯佩勒希特一世 (Kurfuerst Ruprecht I)創立,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繼布拉格 (1348年)和維也納 (1365年)後的第三所大學。歷史上這所大學曾盛極一時,其後因動盪戰亂而屢屢遭遇重創,直至19世紀時得到巴登大公卡爾斯的支持而復修,並命名為魯佩勒希特,卡爾斯海德堡大學。大學沒有校門也沒有圍牆,整個校區就和海德堡緊密地聯結於一起。
海德堡老城就是整座大學最集中的地方,位於大學博物館背後奧古斯丁巷 (Augustinergasse) 內的一幢三層樓高的小樓,就是海德堡聞名遐邇的 “學生監獄”(Studenten Karzer),這所監獄於1778年建成,以懲治犯了大過失的學生。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多是富家子弟,反叛的性格引致他們多以決鬧來解決問題,又或以招搖過市的行徑來博取他人的青睞,就如得到博士學位便需於老橋上跳落內卡河等,這些不合法的事情常有發生,但當時的大學地位尊崇,執行自我的一套法規,因此大學的師生一旦犯事,只要提供有效的大學証明,警察也不能逮捕他們,只能檢舉他們所犯之事給大學,讓大學校務處對他們進行裁判,因而衍生了“學生監獄”。
學生監獄設立于18世紀,一直到1914年才取消,一般監禁期為24小時至兩星期不等,因一般都是富二代兼且多有學僮侍讀,雖身在‘囚牢’但仍能享用外來的酒肉大餐,關進這裡變成一種不損害名譽的過失,對很多人來說是大學生活的一部份,一次難得的人生履歷,所以很多學生會找機會入內“體驗”。踏進‘學生監獄’就如進入塗鴉藝術博物館,從牆壁到天花板,從桌椅到床上,幾乎任何一個角落都滿佈塗鴉作品,據說初時只以蠟燭在牆上塗劃解悶,後來便把油彩引入,入住時一定要在這囚室留下一點記認。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時尚,變成充滿浪漫藝術的‘學生監獄’,也是海德堡大學的一個特色。
‘學生監獄’反影出海德堡大學生們的幽默及創意,而一種名為“海德堡之吻”或“學生之吻”(Heidelberger Studentenkup) 的朱古力則道出海德堡人的浪費情懷。海德堡大學於1900年開始才開始批準有女生入學,而當時的學生多住在老城附近,座落在老城中心的可諾瑟咖啡店 (Café Knosel) 是海德堡最古老咖啡店,是學生休閑聚會常到的地方,由於當時社會比較封建,男女生不能隨便搭訕,只能隔着老遠眉目傳情,咖啡館主人斐里斗琳可諾瑟(Knosel) 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,創造出一種特別細柔香軟的朱古力,把它命名為 “學生之吻”,為這些有緣人牽引紅線,當男生對某女生產生情愫,便會送贈一顆 “學生之吻”朱古力給女生,如果女生接受了就等於接受了男生的吻,一個充滿浪漫的點子。
可諾瑟咖啡館因後人年紀老邁,於數年前易手,但咖啡館內仍保持舊有的裝潢,牆上掛着當年學生們的照片或剪影,店內專營咖啡及蛋糕,而全手工製造的 “學生之吻”朱古力已搬到數米之外的小店內繼續經營。小店的掌舵人可諾瑟女士是創始人的孫女,年過七十的她還堅持每天親手製造“學生之吻”朱古力,曾經為着“學生之吻”而來的名人多不勝數,包括德國總統科勒,總理默克爾及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等,店子雖然不大,但那種浪漫主義的情懷,及那學生之吻剪影的肖像,讓我們不斷懷想那段浪漫的時光,使得這童話流傳至今,也成為海德堡的經典。
旅遊資料
簽證:持BNO及特區護照免簽證
查詢:2105 8712 /德國領事館
機票:乘坐瑞士國際航空來回香港及漢堡,票價由HK$5,400起
網址:www.swis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