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夢奇緣
在德國法蘭克福乘火車約兩個多小時便到達小鎮Giengen,甫出車站便發現熊腳印出沒,沿途商店有泰迪熊,而電燈柱亦有泰迪熊攬抱,整個小鎮就像是泰迪熊樂園。這一切沿於一個信念,一個故事漫畫及一個泰迪熊博物館。
一個信念
Margarete Steiff 於1847年誕生於德國南方小鎮Giengen,在一歲半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症,從此註定她在輪椅上渡過其一生,但樂觀的她努力改變生命上的缺憾,憑着自我的奮鬥開創縫製女士內衣服裝事業,於1879年12月因一次的偶然機會在Modewelt雜誌上發現到一個玩具大象的版型,她便嘗試製作一些軟毛大象公仔送給客戶作聖誕禮物,由於頗受好評,漸漸地發展出一小組毛絨動物系列。
(1903年第一間生產廠房,是該時期第一間以全玻璃設計的建築)
(Spa Clinic, 有facial、有修甲,其實是代客人清潔及維修泰迪熊)
Margarete 的姪兒Richard Steiff於1897加入公司,根據其在Stuttgart 讀書時於動物園中所繪畫的素描,為公司設計毛絨公仔。在一次馬戲班的表演中,Richard看見站立的黑熊,感覺到它是人性的動物,開始着手設計以熊為主題的毛絨公仔。1902年,Richard設計的 “Bear 55PB”成為史上第一個手腳都能轉動的毛絨熊,以全手工縫製和填塞作業,它有着渾圓豐滿的身材和四肢,敦憨的表情和蓬鬆溫厚的安哥拉山羊毛。
Richard帶着他的小熊到Leipzig toy trade fair展銷,一位來自美國GeoBorgfledt & Co的代表對毛絨熊相當有興趣,並當場訂購了3,000隻,可惜這批珍貴而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毛絨熊到今天已無法找到。
(小泰迪熊在雲端與小玩偶一同帶着訪客尋找最初失蹤的
3,000泰迪熊)
一個故事漫畫
當年的毛絨熊並沒有名字,而Teddy Bear的來源應可追溯至1902年,當時的美國總統Theodore Teddy Roosevelt(羅斯福總統)在平息路易斯安娜州及密西西比州的戰亂後,參加了一次狩獵活動,同行人員為了討好總統,就把小黑熊事先綁在樹上,好讓總統射殺,但羅斯福看見已受傷的小黑熊無助的樣子,不忍下手,說了一句“這不是一場公平的競爭”,從此不再獵殺黑熊,此事後來被華盛頓郵報的政治漫畫家Berryman作為藍本,刋登了一幅漫畫,從此這種小熊被正式以總統的小名Teddy來命名,這個名字配合Richard的可轉動手腳的毛絨熊,熱潮很快便席捲全美國各地,Steiff全手工製作的Teddy Bear於1907,在400個員工及1800家庭工作者的努力下,已達至年產量973,999隻,銷售遍及世界各地。
泰迪熊這個專有名詞,本應只是指於1903年至1912年間,羅斯福總統在任時,所製造出來的熊才被稱為泰迪熊,時至今日,泰迪熊已發展為幾乎所有絨毛玩具熊的統稱,而且已經不再是一般玩具的概念,在歐美等地,很多人會為初生嬰兒送上一隻泰迪熊,因此一只泰迪熊可以被當作家庭成員之一,甚至陪伴一家三代人成長。
一個泰迪熊博物館
這次到訪Giengen的Steiff博物館,三層樓高的圓型建築以Steiff的注冊商標‘金耳扣’為設計藍本,進入展覽廳時,會配合活動模型,讓旅客先瞭解Steiff Teddy Bear的歷史來由,突然間所站立的位置原來是升降機直上三樓,就如衝上雲霄般進入夢幻毛絨玩偶的王國,穿梭於以海底,冰極為背景的展館,繼而坐於各大型動物上拍照等,童心氾濫!二樓展示Steiff多年來製造出來的玩偶,讓旅客有緣一窺那些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董玩偶的真貎。而低層更把生產過程全面解說,亦有真人現場示範製作泰迪熊。
如同車子具有不同外型、規格,毛絨熊也有各種不同的風格、外貎。任職於Steiff 18年的首席設計師Dietmar Simon表示,Steiff這種本着Margarete的理念‘For children 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’所生產的全手工高品質泰迪熊,在觸覺上比較沉實,而選用上乘的安哥拉山羊毛和真實熊的設計令視覺上比較逼真,雖然他所設計的每隻泰迪熊也有一個製作藍本,但因為全手工製作,所以每隻泰迪熊的臉部表情也可能隨着人的感覺而有所不同,等待着有緣人珍惜為伴到老。
(首席設計師Dietmar Simon將於十二月一日到港,
現場製作這隻2012年度限量版為慈善團體籌款)
Steiff Museum
地址:Margarete-Steiff-Platz 1, Giengen
電話:49(0)1805131101
電郵:museum@steiff.de
開放時間:4月至10月9:30a.m.至19:00p.m.; 11月至3月, 10:00a.m.至18:00p.m.
收費:成人:8歐羅,小童(6至17歲):5歐羅
旅遊備忘
簽證:持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
查詢:21058712 德國領事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