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劼音的大山水: 工業化破壞之後的當 代重建




面對王劼音的作品,重要的是一種審美感以及「大山水」的文化定位。山水畫本身是一個前現代的概念,如何把前現代放到當代,或者是「疊加」或者是其他,都可能是一種「自我認同」,把當代和傳統怎樣放在一起,當看作品的時候就會發現,雖然叫山水畫,雖然有時候用水墨,但是這種山水的辨識度,山水畫當中的傳統辨識度既有又無。



比如一旦我們把畫面弄模糊了一點,就不覺得像山水,而像另外一種東西。我發現王劫音的作品當中書寫韻味非常少, 多的是一種工業廢棄物的堆積意味,最初的那張畫,我經常這幾十年,在中國看到的拆遷,破破爛爛的東西堆在那兒,但是又不是,又不完全是這種概念。又逃不掉一種疊加,包括城市水墨也在似乎與傳統有關的筆墨上疊加了工業化的改造,看起來就是帶有一點工業性的當代建築、現代建築。這種「疊加」是一種在傳統之上,疊加了一個當代的視覺感受。這疊加不是簡單在原來圖像上重疊,而是直接把這些圖像變成了帶有工業化的硬線條、大筆觸,實際上整個構成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工業化的堆積,並不是農業時期、農耕時期的審美感受,因此你把它叫做自然,這是反自然的一種自然,是非自然的一種自然,是工業化毀壞了自然之後的一種自然,我看到的是開採石頭留下的破山破水,我看到的是工業化建了工廠後,這個空氣都有一點完全不是原來的田園牧歌式的自然,這個「自然」和原來我們概念中的自然不一樣,即便叫做「蒼岩簡屋」】,還是叫做什麼,都不是我們當年概念當中的蒼岩簡屋,我想到石濤的《岩居圖》等等,畫面是最有說服力的,而不是名字,名字是故意的一種指向,給你指向古代的傳統,當你看畫面感到一種「錯位」、「震撼」、「不知所措」 比如《大山水》我怎麼看就是座城市,站在高山上看到星星點點的燈光閃爍的城市。這樣的山水,我感覺真的不是自然,而是反自然、後自然或者是工業時期的「自然」。
~~節錄自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星原



2019.5.21一30
香港藝術中心5樓包氏畫廊
2019.6.3一14
3812 香港畫廊
中環雲咸街40一44號雲咸商業中心16B 




leavel message  |  view message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