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氏集團:非一般辦公空間 文化界新聚點「干諾中心」


羅氏集團透過結合物聯網(IoT)及裝置藝術,打造小巧而高效率的辦公空間。位於上環的全新精品辦公大樓干諾中心(Connaught Marina)樓高28層,不但展出了不同風格的藝術裝飾,其弧形外牆和落地玻璃大窗更可欣賞維多利亞港270度的海景。

整座大廈於外牆、空中花園甚至洗手間,都展示了6位本地和海外藝術家的作品,為於當區工作的「中環市民」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氛圍。干諾中心位於充滿活力的上環核心地帶,鄰近中環商業區及區內的歷史古蹟及藝術文化地標,成為公眾非一般的「藝術空間」。

何博欣@ 6樓LAND [E] SCAPE

香港插畫家何博欣(Vivian)創作的大型天花板壁畫位於干諾中心6樓的空中花園 – LAND[E]SCAPE。

Vivian認為香港由不同背景和生活節奏的人構建而成,是個充滿活力的城市。因此,她以不同的流向和視點呈現不同元素,表達香港獨有的活力。

從干諾中心靠海的地理位置獲得靈感,將不同的海洋生物,包括金魚、企鵝、鯊魚和魔鬼魚等融入畫作之中,而各類動物的動向亦形成不同的流線,不僅與中心流線型的建築特色和海浪互相呼應,更代表著香港人的流動性。

Kazy Chan @ 18樓To-Gather

Kazy的作品可於18樓「To-Gather」的樓梯轉角處看到。作為上環的常客,Kazy對於當區的古玩十分著迷。為表達對上環的重新想像,Kazy選擇以50年代的上環風景作為主要場景,並以干諾中心所在的電車轉彎處以及展出作品的樓梯為靈感,將舊時代的獨特元素,例如人力車、唐樓、舊式招牌、甚至服裝潮流等呈現於作品之上,亦展現出上環「中西合壁」的特色。

Kazy在畫中加入許多人物和互動,重現舊時繁榮昌盛的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緊密的聯繫。


Brain Rental Lab@面向永樂街的大廈外牆

由於干諾中心靠近岸邊,Brain Rental Lab以一條巨大的魚作為壁畫的主題。

魚的形態表達出干諾中心充滿活力的一面,而其骨架則進一步展示中心的建築特色。有趣的是,Brain Rental Lab以浮世繪風格繪製作品,不單說明中心近海的地理位置,更展現了香港的藝術多樣性。

Bo Law@地下大堂

每當看著大海,Bo都會看到無限的可能性和幻想,亦促使他決定以幻想中的「亞特蘭蒂斯」作為創作主題。Bo認為緊密連繫的社區於香港並不常見。 因此,他於畫作中重點著墨於建構一個「海底社區」,而非海洋生物。
建築物、交通和人是主角,他們之間互相緊扣,營造出一種密不可分的感覺。而Bo更將傳統中式建築物和充滿未來科幻感的元素結合,不單表達他對社區的想像,更是代表上環新舊交融的特色。

Bao Ho @地下至2樓洗手間

干諾中心巧妙地將唐樓的經典流線型融入建築設計之中,Bao的想像亦由此而起。她以各種舊時日常描繪出她對「舊香港」的印象,例如在大排檔的本地美食、在街上叫賣的小販、於天台掛晾衣服等。Bao更將上環私街頭日常包括海味店、碼頭和店舖貓等等,所有部分都緊密地連在一起,加上活潑可愛的畫風和輕鬆的色調,Bao希望她的作品能定格這個和諧社區的溫暖。

湯秉業@電梯

說起香港,湯秉業(Ping)的第一印象是其急速變化的步伐。因此他將多種本地景觀拼湊一起,並用拼貼技巧,將「萬花筒裡的景色」呈現於作品之中,表達出城市流動和多元的一面。Ping同時希望在訪客登上電梯時,向他們展現香港的活力,並帶來生動活潑的商業氛圍。

Tim Marsh@大廈外牆

干諾中心亦邀請了國際藝術家參與創作。Tim Marsh與法國五月(Le French May)合作,以「海洋」為主題,為大廈外牆創作一條醒目亮眼的巨型章魚,以鮮豔的色彩和幾何圖形的構圖,為社區帶來新活力和新鮮感。Tim更發現章魚對香港人具有特殊意義,因為它不單代表香港人的靈活性,而「八達通」(Octopus)更是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物品。Tim亦對香港建築新舊交替的強烈對比留下深刻印象,他特別使用明亮的顏色進行創作,希望為社區注入更多生氣,並吸引大眾對藝術的關注。

 


leavel message  |  view message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