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鏞記酒家獨特新設計
2021-09-19
鏞記擁有近八十年的歷史,見證整個城市的發展,今次的大翻新由香港著名建築師、收藏家及藝術家William Lim林偉而操刀,保存店內多件富歷史價值的手工藝品,並以舊香港情懷融入當代美學設計,通過新與舊的撞碰,喚回不同年齡層之客人的集體回憶,培育及激發新一代對香港濃厚的飲食文化產生興趣,為保育本地文化出一分力。
甫進入鏞記後,地廳的設計參考當年燒味大牌檔的特色,記錄香港時代的變遷。設計團隊特意還原一排卡座,重現半世紀前的風貌,並保留昔日廳面的高身大櫃面、魚缸、王羲之像及鵝池等。
一樓的新設計以「花樣年華」、「生死戀」和「蘇絲黃的世界」等香港五、六十年代生活場景的電影作靈感,重現昔日在茶樓「嘆」茶食點心的氛圍。
設計師以牡丹花粉紅及綠葉的兩大主色調,取代過往傳統中式酒家的紅色,為客人營造身處鬧市中清新雅致的牡丹園裏。
另外,中庭地板的意大利瓷磚亦大有故事,這些伴隨鏞記已數十載的意大利舊地磚,見證著時代的變遷,團隊及設計師以保育出發,安排師傅們小心翼翼地把一磚一瓦逐件拆出,再重新鋪回中庭的位置。
今次翻新的另一重點是重塑昔日中式酒家大排筵席的「盛宴」情景,二樓標誌性的「龍鳳大禮堂」及多樣手工藝品打造尊貴格調,讓客人再次體驗粵菜的鼎盛氣派。承載著粵式酒家獨特婚慶喜宴文化的「龍鳳大禮堂」亦重現往日風貌。
景德鎮的青花釉裡紅「十八羅漢專者像」、還有林語堂大師題字的「鏞記天下第一」雲石牌匾,以及逾四十多年歷史,經過多次拋光及打磨修復的「湖光山色」和「松齡鶴壽」木雕壁畫和諧地分佈在二樓,讓客人品嚐傳統粵菜的同時,逐一欣賞這些獨特的收藏。
幾十年來,鏞記堅持以傳統手法,炮製正宗粵菜佳餚。此次配合翻新後新舊交替的新景象,特別推出多道經典懷舊手工粵菜,延續獨特的香港情懷。「正宗炭燒黑鬃鵝」一直是鏞記經典傳承的基礎。嚴選品種純正及頂級的廣東黑鬃鵝,並採用「濕籠」方法,以家傳秘方醃製,務求過程中減少肉汁流失,保持肉質滑嫩;再於炭爐中以活炭火烹調,打造「皮香肉嫩」的效果。
是次大翻新中更為廚房增添一系列頂級設備,但仍保留製作燒鵝的必備炭爐,其馥香持久的效果非燃氣爐或電爐可媲美。加上政府不再簽發炭爐牌照,為保留炭爐而不拆樓重建的機會成本,比裝修費大得多,鏞記的燒鵝可說是無價。
「蜜汁吊燒鵝掌紮」是五十年代中極考手工的名菜,這懷舊菜的故事源於一般店家每天賣剩很多鴨掌,為免浪費,用鴨掌肉包裹豬肚、豬舌等「下欄」食材,再用鴨腸紮緊,塗蜜汁燒香,惹味不遜叉燒。鏞記將這舊菜提升,將鵝掌去骨,包著切成一般大小的半肥瘦叉燒、招牌鵝肝腸、鵝胸肉及鵝肝,再用鮮鵝腸紮緊,放進炭爐吊燒,相當考功夫。切開香噴噴,入口帶叉燒甜味,夾雜鵝肝腸的油香,層次豐富!
「南粵炭燒琵琶鵝」屬舊派南粵風味菜式,始創於六、七十年代。做法與招牌炭燒燒鵝有別,工序繁複及大廚的功藝均需要非常到位。先將全鵝開至平面呈琵琶形態,用秘製南乳醬料醃製後,以大型燒烤叉小心架起鵝身定形,再上脆皮水,風乾後進行「二重燒」,整個炭燒過程需時約四十多分鐘。琵琶鵝炭香味特別濃,皮酥肉甘香、鬆化可口。
另一名菜是「松子雲霧燻香肉」,貴為1999年國際美食大賞「外省傳統小菜組」金獎的菜式。先將腩仔肉放於清水中,加入適量八角、香葉、草果煲約兩個半小時;待涼後放入冰櫃定型,然後把腩仔肉切成大小相若等份,再加入滷水蒸約兩小時。最後加入飯、蔗糖、菊花、茶葉一起煙燻入味,最後加入松子仁伴碟。雲霧肉燻香味十足,肉質腍滑不肥膩。
「紅燒鴿腿併鴿甫」則是一隻乳鴿以兩種煮法入饌,取其不同部位以最佳的做法炮製,融合了紅燒鴿腿及炒鴿甫兩款傳統粵菜為客人帶來雙重滋味。團隊嚴選肥美肉厚的頂鴿為食材,將肉嫩多汁的乳鴿腿部位切開獨立處理,以五香淮鹽醃製風乾後,生炸鎖住肉汁,保持皮脆肉嫩,油香四溢。而炒鴿甫則即叫即醃即炒,考驗師傅的刀功和火候的拿捏。師傅先將肉厚味濃的鴿胸起肉,再片至厚薄適中平均後醃製爆炒,打造嫩滑口感。
「乾坤肉鬆釀刺參」就融入了傳統舊菜的烹調方法,配以新派精緻賣相的作品。大廚將家庭佐膳「鹹魚蒸肉餅」及懷舊粵饌「生死戀」合二為一,將馬友鹹魚及豬肉鬆混合,配搭新鮮石斑魚鬆釀入頂級的北海道刺參,入口彈牙爽滑,層次豐富,散發著濃郁的海鮮香氣,將極致鮮味結合。
「金黃鍋貼龍蝦尾」以懷舊的鍋貼明蝦為基礎,坊間多稱為「蝦多士」,今次師傅將傳統滋味再昇華,先將白蝦膠置於麵包之上,再配上龍蝦尾,然後增添一層鮮淮山蓉,緩和菜式的膩感,最後於面層鋪上櫻花蝦,炸至金黃色後造型更見精緻,入口酥脆。龍蝦、白蝦及櫻花蝦大小各異,猶如客人三代同堂於鏞記共聚天倫。
leavel message | view message(0)
|
|